电缆集团自2014年组建以来,通过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改进产品结构、调整产业布局,降低管理成本,积极推进管理和科技创新,努力培育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在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和提高管理运营效率等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电缆集团成立后,如何理顺管控关系,增强管控有效性是摆在电缆集团面前的首要问题。电缆集团根据股份公司的战略定位,首先从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着手,切实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其次是从改进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率切入,压缩管理人员、精简机构,对子公司机构设置和人员定编进行了调整。确保了机构和人员的“1+3<1+1”,即1个集团、3个子公司的管理机构不膨胀、人员不增加,管理机构及人员少于原焦缆、天缆两个子公司,真正做到了精简高效。
科技创新驱动,加快技术创新步伐。电缆集团坚持以建设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为目标,不断建立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搭建研发平台,引进培养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广泛与科研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初步构建了集团研发平台和各子公司产品工艺改进、科研成果转化的内部产研互动机制,有效地支撑了集团的技术创新和战略调整。

集团组建以来,累计完成了科研项目47项;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25项;承担了国家及行业标准《铁路通信漏泄同轴电缆》等修订项目4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6项;多项产品荣获“国家级新产品”、“国家重点新产品”、“高新技术产品”、“专利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奖”、“国家科技倍增计划优秀项目”、“中国驰名商标”。集团建立的理化实验室、高速铁路电缆及材料工程实验室、燃烧试验室、阻燃产品检验站、焦作市轨道交通用电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基地等基础平台,为集团科技创新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在不断改进升级现有电线电缆产品性能,结合市场需求研发电缆新产品的同时,集团积极向电缆产品延伸领域拓展,探索研发铁路安全、微波通信附件、智能通信系统等领域新产品,先后开发出漏缆在线监测系统、漏泄场感知技术等一系列新产品、新技术,为集团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提供强劲的技术支持,有效的增强了电缆集团抵御市场风险和应对残酷市场竞争的能力。

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拓宽市场经营领域。电缆集团成立前,焦缆和天缆公司都有各自的营销队伍和业务办事处,共有市场管理及营销人员约125人,营销渠道重叠、分散,队伍庞大,资源浪费、营销成本较高、协同效果差。集团组建后,通过整合营销资源,强化“大经营”、“大市场”思路,完善经营综合布局,建立集团经营中心、子公司经营分中心两级管理架构,形成了分工合作、协同配合的管理机制,实现了集团经营集中管控。

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和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为在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集团注重突出核心业务,紧盯重点项目,认真组织,精心策划,成功中标了京津城际延长线、津保客专、郑徐客专、海南西环、金温、佛肇、哈满、西成、长株潭、成蒲等铁路重点项目,巩固了企业铁路既有市场;集团27.5Kv电缆通过了CRCC认证审核,拓展了既有市场空间;城轨市场实现了区域性突破,城轨线缆供货覆盖城市达25个;企业的漏缆、电力电缆等产品市场覆盖率进一步扩大,漏缆、电力等产品已全面进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及铁塔公司为主的通信市场。在国家电网市场领域的湖北、内蒙、河南电网升级改造和民航领域的长沙机场、洛阳机场和新郑机场建设中,电缆集团产品相继中标;集团的核心业务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国家铁路基础骨干网络及以“四纵四横”大动脉布局向外辐射的高铁、客专、城际铁路、高速铁路网络等建设工程。实现了在城轨信号、电力、无线通信、自动售检票(AFC)、乘客信息(PIS)等多个系统工程供货;落实“走出去”战略部署,全力拓展海外业务,先后为美国、英国、中亚、东南亚、中东等国家和地区提供信号、电力、通信等各种电缆产品。

加强安全质量管理,安全质量形势保持稳定。电缆集团注重强化安全质量管理,在行业内率先推行了ERP和质量管理信息化,产品实现了从原材料采购至交付用户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先后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有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认证、CRCC铁路产品认证、国际铁路行业质量体系IRIS认证、国家强制性线缆产品3C认证、安全质量标准化企业认定等资质认证。

深入开展安全质量培训教育,广泛开展QC小组活动,扎实开展“安全月”、“质量月”等专项活动,不断提高全员的安全质量意识。近年来,集团未发生生产安全责任死亡及重伤事故;未发生产品质量安全一般D类及以上事故;有效控制了产品质量问题的发生;行业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100%,交付产品的质量安全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
加强内部管理, 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精打细算。在精细化管理上,电缆集团在抓实效率的“关键点”、止住成本的“失血点”、突破指标的“瓶颈点”上持续发力,用问题倒逼管理手段的提升,先后实施财务集中管控、积极推进“两金”压控专项工作、实施大宗物资设备集中招标采购等措施加强和提升内部管理。同时,通过“降本增效、提质升级”等主题活动深入开展,在材料采购、物料消耗、精细管理、节约能源等各个方面,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降本增效,企业的各项费用支出得到较好的控制,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仅2015年开始实施的“集中采购”工作,集中采购率就由2015年的35%上升至2016年的70%,累计节约资金555万余元。

为进一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优化产品成本结构,集团逐步建立完善了符合集团发展战略的经济责任制考核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加强了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了关键岗位人员“选、育、用、留”的机制,建立了统一的薪酬管理和考核评价体系,重点抓好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同时,在劳务用工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使用了一定比例的劳务派遣工,既解决车间生产人员不足问题,又有效解决了企业负担重,用工成本高的问题。
加强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电缆集团党委按照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抓好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积极为各类人才的发现和培养提供政策支持,做好服务保障,促进人才成长,为企业积聚发展动力源。企业党组织围绕提质增效、节能降耗、保生产促合同兑现等企业重点工作,组织开展党员主题实践活动,促进党员引领示范作用和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
集团党委既注重履行经济责任,更注重履行政治责任,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坚持从企业全局和发展战略实施出发,围绕加强企业党的建设需要,勇挑重担、谋划改革、推动发展,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职能,通过“抓书记,促书记抓”,对所属企业党组织书记进行述职评议,促进党委主体责任和党建责任制落实。
在抓好经营、管理和科技创新的同时,集团十分注重精神文明创建工作,2017年所属企业焦缆公司再此通过河南省精神文明先进单位评审,连续29年被评为河南省“省级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坚持党的领导,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落实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厂务公开制度,充分发挥员工代表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用,保障员工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不断完善员工权益维护机制,有效开展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及专项协议工作,依法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完善员工生活保障服务体系,使节日慰问、助学助困等帮扶工作制度化、常态化。集团各级群团组织紧密围绕生产经营,开展群众性安全生产工作,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八比八创”、“比合同、比回款”等主题劳动竞赛和“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拓展提升员工素质渠道,使不同需求的职工得到展示和锻炼的机会,增强企业凝聚力,进一步推动企业和谐发展。 十八大以来,电缆集团及所属企业分别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铁路‘三不让’帮扶救助先进集体”“全国铁路先进女职工组织”郑州市轻纺工会系统先进基层工会”、“郑州市经开区工资集体协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承载昨天的辉煌,扬起明天的风帆。今天的通号电缆集团正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瞄准建设集约、规范、专业、务实、高效工业集团的目标,奏响二次创业的进行曲,为中国通号电缆走向世界再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