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研究设计院集团(以下简称“公司”)坚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紧紧围绕股份公司“一业为主、相关多元”发展战略,加快改革发展步伐,强化自主创新、大力推动转型升级、加强完善经营布局、夯实安全质量管理基础、整合优化资源配置、不断加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各项工作取得长足的进步,公司整体实力迈上新台阶。
一、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2017年,公司党委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切实把党组织的独特优势转化为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公司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国资委党委与股份公司党委决策部署,共安排包括开展宣讲、重温入党誓词、专题集中培训、撰写十九大主题征文和心得体会、线上网络知识答题、十九大主题组织生活会以及主题党日、团日活动等15项具体工作,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充分发挥轨道交通科技创新的骨干、尖兵和平台作用,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通号篇章。公司党委完成公司章程,

“三重一大”决策实施办法,党委会、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议议事规则等制度的修订完善工作,明确党组织在企业决策、执行、监督个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并把党委会研究讨论作为董事会、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确保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在企业深化改革中得到充分体现和不断加强。严格落实“四个同步”“四个对接”要求,实现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加强“三基工程”建设,做到党组织建设全覆盖。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通过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的落实,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纪律和政治生活,使全体干部职工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发布党建工作责任制实施与考核办法,明确党委抓党建工作的主体责任、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责任,其他班子成员的“一岗双责”,并牵头组织对各党总支、咨询公司党委进行定量考核,推动党建工作从“软指标”变成“硬约束”。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认真落实“两个责任”,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教育,持之以恒纠正“四风”,为公司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二、坚持科技创新驱动,构筑轨道交通领先技术实力
公司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为工作核心,紧紧围绕企业发展规划,在“优化公司科技工作体制”、“保证在轨设备运营稳定”、“完善知识产权规划和布局”、“加强基础性、前瞻性技术研究”和“拓展通信、信息化和电气化领域产品”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落实科技管理提升,优化公司科研项目组织形式,实施“院、所、室”做实的管理原则,明确公司级和院级管理边界,同时针对不同业务类型对科研项目进行分类,很好地满足了公司业务发展需求。有序开展公司科研项目管理工作,全年新立科研项目46项,包括承担国家“十三五”重点科研项目1项,铁路总公司项目11项和股份公司项目4项,共计投入科技经费约4亿元;年度专利申请量达到109项,超过历年累计拥有专利数量,并首次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中国专利奖优秀奖;自主化BTM、自主化T3列控中心和自主化LEU等获得了CRCC产品试用认证,其中T3列控中心已经开始上道试验;2017年4月,公司成为国内唯一通过欧盟TSI认证的企业,自主化的车载ATP、RBC、应答器和LEU等也获得了TSI认证,有力保障了“匈塞高铁”等工程项目的开展,为“走出去”战略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积极发挥行标归口单位作用,主编行业标准20项,编制铁路总公司企业标准14项和中城协等团体标准6项,发布归口标准17项,并完成84项企业标准的发布,同时顺利成为中国铁道学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通信信号专委会秘书处挂靠单位,进一步巩固了公司的技术引领高地。完善科研管理机制创新,稳步推进“双创”基金项目工作。全年共计新开展“双创”项目9项,启动“双创”基金金额1800万元,累计为公司带来合同收入3100余万元。统筹推进科技合作工作,积极提升创新平台管理水平。公司分别与西南交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引入5名院士进驻院士专家工作站,引入3名博士后进驻博士后工作站;与清华大学合作的清华-通号轨道交通联合研究所已完成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培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共计60余人;公司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国家工业设计中心和北京市高速铁路运行控制工程技术中心的复评和绩效考核,同时还被授予“北京市十佳院士专家工作站”称号和北京市技术中心的资质。

三、坚持业务转型升级,多点发力培育持续发展新动能
按照中国通号“一业为主,相关多元”的发展战略,公司继续稳固传统铁路市场,保持市场占有率。全年共中标55列高铁动车组车载设备,签订京沈、银吴、济青等十余条高铁项目设备供货合同,开展客运专线及重点系统集成项目28项,年底已开通宝兰客专、石济客专、肯尼亚蒙内铁路等9个项目,持续累积了两万公里高铁建设经验和五万公里普速铁路提速改造经验。

成功拓展城轨业务板块,在北京地铁8号线成功开通的基础上,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BTC 系统先后中标重庆地铁5号线、西安地铁机场线、长沙地铁5号线、长春地铁北湖线、合肥地铁3号线。2017年底,由城轨公司和公司分别牵头组织实施的全球首条具备互联互通功能的地铁线路——重庆地铁5号线、全国首条装备ATO技术的中低速磁悬浮线——北京地铁S1线和北京首条现代有轨电车线路——西郊线顺利开通,标志着公司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BTC 系统在三年时间内顺利实现了从科研开发、工程应用到市场推广的飞越发展。

积极拓展新领域,运作新模式。作为联合体成员,公司成功中标了都江堰MT-R旅游客运专线工程PPP项目,在该项目中承担EPC的相关工作,实现了在投资建设领域零的突破;连续中标乌鲁木齐铁路局兰新线G网改造项目两个标段,为后续打开国铁EPC市场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扎实推进国际经营,努力冲击海外市场。收集海外市场信息,跟进阿斯塔纳轻轨、莫喀高铁、德伊铁路等项目;配合股份各企业,完成了雅万高铁、匈塞铁路塞尔维亚段、德黑兰5号线、阿根廷M线、以色列红线、阿根廷贝尔格拉诺货运铁路改造等项目的相关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全年主要经济指标与2012年相比,新签合同额年复合增长率12.6%,利润总额年复合增长率23.2%,经营业绩成果显著。
四、坚持安全质量优先,坚守轨道交通安全质量红线
公司牢固树立“安全是生命,质量大于天”的思想意识,持续完善安全质量责任制,加强生产安全监督管理,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细化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深度融合国际铁路行业标准(IRIS)、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体系、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体系(CNAS)、中国计量认证体系(CMA)等管理体系,结合业务转型升级,强化各类别业务风险的全面识别,构建境外安全管理体系,健全完善安全质量管理流程,制定修订265个体系文件,实现安全质量管理业务全覆盖。

持续加强应急管理和预案体系建设,全年修订完善生产安全应急预案14个,包含境外项目应急预案1个。全面强化产品安全评估认证,完成15项通用产品、9项通用应用的安全评估认证。开展安全质量体系和知识技能培训,全年组织安全质量培训15次,累计培训609人次,提高了全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增强了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心。
五、坚持深化改革,全面推动管理提升
作为轨道交通安全控制领域的国有企业,公司结合国家创新发展的形势要求和所面临的国内外市场环境变化,深入落实股份公司“一个使命,两个加快,三个重点突破”的总体发展战略,结合当前发展形势,进一步优化本部业务,整合分支机构资源,持续优化业务管理流程,强化全面预算管理,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全面推动管理提升工作。按照做精本部,做强终端的发展目标,2017年公司再一次推动管理提升,提升集团化管理水平,实现总部科研核心化发展,整合分公司资源,培育分支机构完整的经营、科研、生产、售后能力,实现两级化灵活运作。为全面强化预算管理,公司构建了以标准成本为基础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从经营、生产和科研链条出发,提出如何创效和降本;从项目成本构成、责任部门和生命周期出发,提出如何管理成本和考核,重新核定标准成本,要求每项支出都应该对应相关的责任人,并严格审核项目预算,优化项目年度预算管理,加大预算执行全过程的管控力度,充分发挥了全面预算的价值引领职能,力促公司目标落地。与此同时,积极探索集团化人力资源管控模式,进一步加大三项制度改革力度,建立了管理人员精干高效、能上能下的人事制度,完善了以岗定薪、以绩定奖、鼓励价值创造的分配激励制度,全力筑巢引凤,大幅提高公司高学历人才比例,合理构建公司人才梯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保障与充分的智力支持。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回首2017年,公司改革步伐扎实稳健,转型升级步履铿锵。新的一年,公司将坚决贯彻国资委党委、股份公司党委决策部署,继续秉承股份公司“一业为主,相关多元”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作为高铁产业核心技术企业的优势,努力发展成为以轨道交通控制技术为特色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研究设计企业集团,为中国通号做强做优做大作出新贡献。